时间:2022-10-31 13:48:59 | 浏览:192
日前,国家乡村振兴局以视频形式发布了《圆梦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——2021年全国巩固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掠影》,其中柳州市乡村振兴局推荐的《打造螺蛳粉全产业链,夯实产业基础——广西柳州市螺蛳粉产业振兴新探索》成功入选全国14个典型案例,是广西唯一入选的典型案例。(3月18日《广西日报》)
“螺蛳壳里做道场”,柳州用螺蛳粉做出了一篇大文章:借螺生财,鼓了农户钱袋子;以螺为媒,趟出脱贫新路子;依螺发展,实现产业化发展。最大亮点就是,用工业化思维推动螺蛳粉产业一二三次产业发展,带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。这一创新举措和先进做法,令人刮目相看,值得借鉴。
多年探索证明,激活脱贫致富内生动力,关键是要发展好产业。没有产业,没有经济上后续稳定的来源,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脱贫。可以说,在中国的扶贫实践中,产业扶贫已经成为最具活力的扶贫模式之一。但产业扶贫需要综合推进,首先要选准产业,立足长远发展,而不能只是追求短平快。柳州市深谙其道,瞄准螺蛳粉,探索创新运作模式,培育新型经营主体,通过强链、补链,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。近年来,在螺蛳粉产业的带动下,柳州市共有20万农村人口增收,5500多户贫困户、2.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,这为产业扶贫写下了鲜明注脚。
小小螺蛳粉,“链”动大产业。螺蛳粉原本是盛行于柳州市街头的地方小吃,2014年袋装柳州螺蛳粉面世,借力互联网在国内外实力“圈粉”。从街边堂食到工业化生产,从袋装螺蛳粉热卖到实体店遍地开花,柳州可谓慧眼独具,匠心远谋,充分挖掘了螺蛳粉主导产业的带动效应,不仅成功打造了螺蛳粉全产业链,也让“一碗粉,带火了一座城”书写了特色产业振兴的奇迹。
一碗粉,不仅做成了俏销各地的“网红”,还成了“农民脱贫致富的好帮手”。短短几年间,预包装的广西柳州螺蛳粉,已从名不见经传的地方美食,成长为年产值约60亿元的大产业。螺蛳粉产业的高速发展,也带动了酸笋、螺蛳、酸豆角、木耳、腐竹等产业规模化、产业化、标准化、品牌化发展,孕育出带动农民奔小康的全产业链。柳州市围绕螺蛳粉全产业链,扶龙头、建基地、补短板、延链条、促产业、惠农民,还走出了一条“产业+旅游+就业”高度融合的扶贫之路。
一人难挑千斤担,众人能移万座山。当前,全国各地都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,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、广度、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。对此,各地要持续用力、久久为功,采取更有力的举措,凝聚更强大的力量,共同投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、促进共同富裕这一伟大的实践中。(张忠德)
2022年1月1日上午,区委书记李朝锋主持召开会议,听取研究魏都区产业发展、经济运行工作。区领导何长成、常江辉,区发改委、区政数局、区科工局、产业集聚区负责同志参加会议。会议听取了重点项目建设进度、产业集聚区体制机制改革、工业企业经济运行、
人民网-安徽频道今年以来,宁国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,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对冲疫情影响、落实“六稳”“六保”任务的主抓手。1至5月份,累计签约项目27个,总投资120.6亿元;开工项目35个,竣工项目31个,投产项目27个;列入省库项目3
以河北空港经济开发区为平台的氢能全产业布局已初步形成。在海珀尔加氢站,一辆辆“喝饱”了氢能的公交车缓缓驶出,奔向各条公交线路……张家口桥东区域内的海珀尔制氢项目,目前每天生产氢气2吨,为张家口市部分氢能公交车提供燃料供给。桥东区致力于打造全
日前,位于邢台巨鹿县的汇工(河北)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,工人正在加紧生产电动轮自卸车、机械驱动桥总成等零部件。该公司以研发、生产重载矿用自卸车、电铲、工程机械传动装置、传动系统等关键核心零部件为主,其研制的电动轮行星轮系和自卸车传动系
澎湃新闻记者 汤琪 实习生 何朗朗“在中国,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延安。”一名当地的受访者如是对澎湃新闻(www.thepaper.cn)记者说道。80多年前,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,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。从此,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这里战斗